
一季度,全球金融市場仍動蕩多變,金融危機加速向實體經濟擴散,外需大幅萎縮,廣州市對外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一、外貿進出口大幅下降
一季度,廣州市進出口總額142.21億美元,同比下降22.1%,比1-2月累計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74.69億美元,下降21.0%;進口總額67.52億美元,下降23.3%。實現順差7.17億美元,增長10.1%。3月份進出口總額55.15億美元,下降19.7%,為去年11月以來進出口總額單月增速連續(xù)第5個月下降。其中出口總額28.62億美元,下降15.4%;進口總額26.53億美元,下降23.8%。
(一)進出口降幅小于全省及全國平均水平
一季度,廣州市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22.1%,降幅分別低于全?。?3.1%)、全國(24.9%)1.0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與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天津、杭州等幾大城市相比,降幅高于深圳和杭州,低于北京、上海、蘇州和天津,位列第三。
(二)單月出口降幅逐月收窄
1月、2月、3月份,廣州市出口同比分別下降26.4%、20.8%和15.4%,降幅逐月收窄。但3月份進口下降23.8%,降幅較2月份擴大17.2個百分點,其中加工貿易進口降幅較2月份擴大12.2個百分點,對未來幾個月的加工貿易出口必然帶來影響。
(三)一般貿易出口降幅低于加工貿易出口降幅
一季度,廣州市一般貿易出口33.96億美元,同比下降18.4%,低于加工貿易出口降幅2.9個百分點,降幅比1-2月累計收窄6.0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總額45.5%。3月份,一般貿易出口12.88億美元,下降6.1%,降幅比1-2月累計大幅收窄21.9個百分點。
一季度,廣州市加工貿易出口38.99億美元,下降21.3%,降幅比1-2月累計收窄1.1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總額52.2%。其中,來料加工出口10.96億美元,下降14.9%;進料加工出口28.03億美元,下降23.6%。
(四)私營企業(yè)出口降幅低于其他企業(yè)出口降幅
一季度,國有企業(yè)出口16.21億美元,下降23.1%;三資企業(yè)出口43.67億美元,下降20.5%,降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集體企業(yè)出口0.99億美元,下降28.8%;私營企業(yè)出口13.72億美元,下降18.5%,降幅最低,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其中私營企業(yè)3月份出口5.17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五)大部分傳統(tǒng)大宗商品出口降幅低于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降幅
一季度,廣州市機電產品出口39.55億美元,同比下降21.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2.53億美元,下降23.9%。
傳統(tǒng)大宗商品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出口4.70億美元,增長11.5%;箱包及類似容器出口1.89億美元,增長16.4%;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3.42億美元,下降28.1%;家具及其零件出口2.96億美元,下降4.4%;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7.71億美元,下降2.5%;鞋出口2.59億美元,下降17.7%。
20種主要出口商品中,實現增長的還有:打印機出口1.42億美元,增長42.5%;液晶顯示板出口0.82億美元,增長10.3%;船舶出口3.80億美元,增長5.5%;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出口1.81億美元,增長0.5%。
(六)部分資源性商品進口數量快速增長
一季度,廣州市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127.35萬噸,同比增長13.5%,價值0.98億美元,同比下降48.3%;煤進口218.83萬噸,同比增長32.5%,價值1.50億美元,同比增長32.4%;成品油進口57.31萬噸,同比增長62.9%,價值1.67億美元,同比下降14.5%。廢鋼進口39.95萬噸,同比增長1.1倍,價值1.34億美元,同比下降11.8%。
進口保持增長的主要商品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進口2.11億美元,增長1.8倍;飛機進口2.73億元,增長77.7%;液晶顯示板進口1.18億美元,增長46.0%。
(七)對歐盟以外的主要市場出口降幅收窄
一季度,廣州市對香港出口17.37億美元,同比下降27.8%,降幅比1-2月累計收窄4.6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4.62億美元,下降14.0%,降幅比1-2月累計收窄2.2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14.56億美元,下降6.6%,降幅比1-2月累計收窄1.2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13.42億美元,下降25.8%,降幅比1-2月累計擴大1.3個百分點,對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6.9%。
新興市場中,對中東地區(qū)出口4.36億美元,增長1.6%;對東盟出口6.11億美元,下降20.2%;對非洲出口3.44億美元,下降25.3%;對拉丁美洲出口2.83億美元,下降21.7%。其中對中東地區(qū)出口實現當月、累計雙增長;3月份對東盟、非洲出口降幅分別比2月份收窄26.6個和52.3個百分點。
二、合同外資下降,實際使用外資增長
一季度,廣州市新批準外商投資項目200個,同比下降17.7%;合同外資8.46億美元,下降48.1%;實際使用外資6.57億美元,增長1.6%。
(一)利用外資情況逐月好轉
1月、1-2月累計、1-3月累計,全市合同外資同比分別下降75.6%、63.2%和48.1%,降幅逐步收窄;實際使用外資由降轉增,1月、1-2月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分別下降20.0%和9.7%,1-3月累計增長1.6%。
(二)項目平均規(guī)模縮小
項目平均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為近年來合同外資運行常態(tài),但今年項目平均規(guī)??s小。一季度,合同外資項目平均規(guī)模為423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縮小247萬美元。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32個,比去年同期減少27個,其中投資總額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1個。大項目主要集中在制造業(yè),共有21個,占大項目總數的65.6%。
(三)制造業(yè)實際使用外資大幅增長
一季度,全市新批準制造業(yè)項目38個,同比下降30.9%;合同外資5.54億美元,下降23.3%,占全市合同外資總額的65.5%;實際使用外資2.97億美元,增長57.6%,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45.2%。實際使用外資實現增長的行業(yè)還有: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增長32.6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增長1.8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è)增長5.6%。另外,房地產業(yè)實際使用外資2.69億美元,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40.9%。
(四)香港仍是外商投資主要來源地
一季度,香港與穗簽訂外資合同6.56億美元,同比下降65.0%,占全市合同外資總額的77.5%。與穗合同外資額超過3000萬美元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有日本、新加坡、英屬維爾京群島和新西蘭。
香港對穗實際投資2.75億美元,增長14.3%,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41.9%。對穗實際投資超過3000萬美元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有日本、毛里求斯和英屬維爾京群島。
三、城市接待過夜游客小幅增長
由于去年初冰凍災害導致同期基數較小,在經濟環(huán)境趨緊的情況下,廣州市旅游城市接待保持小幅增長。一季度,廣州市接待過夜游客842.23萬人次,同比增長1.1%。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35.24 萬人次,下降8.3%。全市實現旅游業(yè)總收入196.44億元,增長3.5%;外匯收入7.54億美元,下降0.5%。
四、存在問題
當前金融危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加速擴散,從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持續(xù)蔓延,世界經濟仍有下行趨勢,我市對外經濟面臨更大的外部風險。
(一)外需繼續(xù)萎縮
受金融危機影響,主要貿易伙伴美、日、歐經濟滑坡,需求急劇減少。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初步預測,2009年世界貿易將增長2.1%,增速比2008年回落2.5個百分點;發(fā)達經濟體進出口貿易均出現大幅回落,進口將比2008年下降0.1%,增速比2008年年回落1.9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進口將增長5.2%,增速比上年回落5.7個百分點。在這種背景下,出口將受到較大影響。
(二)105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下挫
第105屆廣交會到會境外采購商165436人,比第104屆(下同)下降5.2%;出口成交額262.3億美元,下降16.9%。從各貿易伙伴交易情況看,對傳統(tǒng)市場出口成交額以下降為主,其中對歐盟(75.7億美元)、中東(40.8億美元)、美國(33.0億美元)的出口成交額位列成交前3位,成交額分別下降28.0%、4.7%和8.1%。對新興市場出口成交額有升有降。從訂單簽訂情況看,客商大規(guī)模采購明顯減少,訂單以短單、小單居多,價格普遍下跌。由于許多長單、大單分割為短單、小單,未來幾個月出口實際數字可能會好于成交情況。
(三)重點監(jiān)測出口企業(yè)訂單下滑
來自市外經貿局的重點監(jiān)測出口企業(yè)資料顯示,3月份,大部分企業(yè)訂單嚴重縮水,其中合同執(zhí)行期少于3個月的占76%;訂單數量同比下降的企業(yè)占60%;訂單單價下降的企業(yè)占52%。
(四)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世界經濟低迷,貿易保護主義猖獗,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貿易摩擦與一國經濟狀況有很大關系,當經濟低迷時,為了保護本國企業(yè),貿易保護主義將抬頭。2008年我市遭遇了由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起的貿易摩擦案件24起,比2007年年增加1.2倍。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貿易摩擦將更加嚴重,出口將更加困難。
(五)企業(yè)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
出口還將受到出口企業(yè)融資困難與融資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波動、貨款回收風險加大等因素影響,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
五、對策建議
如何走出困境,促進對外經濟正常發(fā)展,我們建議:
(一)堅定增加國內需求
目前,擴大內需是當務之急,只有增加國內需求,才能消化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消除制造巨額外貿順差的根源。擴大內需要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大力發(fā)展中小企業(yè),穩(wěn)定就業(yè),增強社會消費能力;抓好民生工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消費傾向。
(二)繼續(xù)加大促進出口政策力度
出口在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短期內不可能完全由內需替代。要加快實施出口多元化戰(zhàn)略,擴大對亞非拉發(fā)展中大國的出口;既要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妥善應對各種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又要加快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努力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
(三)不斷推動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
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促進產業(yè)升級,優(yōu)化出口商品結構。注重開發(fā)高技術、環(huán)保產品,推動自主品牌產品和大型機械、成套設備以及優(yōu)勢農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加大對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扶持力度。
(四)大力發(fā)展外向型服務貿易
完善服務貿易促進政策,支持軟件、文化和中醫(yī)藥等重點領域服務出口。在航空、運輸、金融、旅游等優(yōu)勢行業(yè),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貿易企業(yè),鼓勵中小型服務企業(yè)開展對外交流和合作,培育服務貿易品牌。
(五)加快企業(yè)“走出去”步伐
鼓勵企業(yè)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多元化出口戰(zhàn)略。我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資源瓶頸日益凸顯,企業(yè)可適度加快海外擴張的步伐,通過收購、兼并等手段,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建立全球化生產貿易體系。以提高對匯率變動的抵抗能力,減少個別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六)加強防范出口貨款回收和匯率變動風險
企業(yè)應該重視對進口商資信的采集和評估,重視出口信用保險,注重引進和培養(yǎng)金融人才,完善企業(yè)財務制度,提高風險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