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起,廣州地鐵五個車站開始試水三種新安檢模式,分別為AI識別危險品、光波安檢通道、“刷臉”安檢門,珠江新城、體育西路等站都在試點名單之中。針對“人臉識別”安檢門,乘客需先在APP上完成實名認證和人臉采集,地鐵方面強調(diào)乘客自愿開通,資料僅作安檢之用,其他合作商不留存相關信息。
三種新安檢模式試水
“集中判圖”系統(tǒng)AI識別危險品
站點:萬勝圍、珠江新城、嘉禾望崗
據(jù)介紹,針對物品安檢,廣州地鐵將與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萬勝圍、珠江新城、嘉禾望崗三座車站,試點使用“集中判圖”系統(tǒng)。該套系統(tǒng)采用了圖像實時傳輸技術,具有人工智能(AI)輔助判圖的功能,將改變單純依賴安檢員肉眼判別圖像的現(xiàn)狀,提升安檢員的判圖效率和危險物品識別的準確率。
新安檢通道檢測非金屬物質(zhì)
站點:花都廣場A口
針對人體安檢,廣州地鐵將試點應用兩種新型安檢技術,一種是與博微太赫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太赫茲新型安檢通道。該通道設置在花都廣場站A口,利用太赫茲光波和成像技術,實現(xiàn)對乘客隨身攜帶的金屬、陶瓷、粉末、液體、膠體等物品進行檢測。
記者看到,該安檢通道比安檢門“豪華”許多,如同帶有一定封閉效果的門廊。地鐵方面稱,通道本身不存在電離或電磁輻射。區(qū)別于現(xiàn)有的安檢通道,新型安檢通道不僅可探測乘客隨身攜帶的金屬物質(zhì),還補充了對非金屬物質(zhì)的探測。
“人臉識別”安檢門掃臉可通過
站點:萬勝圍A口、珠江新城站B1口、嘉禾望崗站B口、體育西路站E口
另外一種針對人體安檢的新技術,是之前曾報道過的“刷臉”安檢,由廣州地鐵與廣州佳都數(shù)據(jù)服務有限公司和廣電運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實名認證安檢通道。
實名認證通道將在萬勝圍站A口、珠江新城站B1口、嘉禾望崗站B口及體育西路站E口試點,通過人臉識別功能實現(xiàn)乘客通行實名認證。昨天,記者在珠江新城站看到,B1口的“刷臉門”就設在現(xiàn)有的安檢門側,旁邊沒有配置物品安檢機,適用于無行李乘客快速通過。目前,安檢門被圍起,未向市民開放。
在現(xiàn)場可見,“刷臉門”帶有類似于閘機的玻璃擋板,門前一根立柱,裝有攝像頭和二維碼掃碼區(qū)。根據(jù)佳都科技公布的測試視頻,乘客走到安檢門前,面對鏡頭,機器會自動“刷臉”識別乘客身份,并在安檢門上方顯示匹配成功的照片,安檢門隨之打開。9秒內(nèi),共2人通過安檢門,平均每人用時約5秒。
“刷臉”需實名認證和人臉采集
記者了解到,關于實名認證通道的使用,乘客需提前下載廣州地鐵官方APP,在智慧安檢(板塊)進行實名認證和人臉采集,即可開通"智慧安檢"功能,開通成功后通過刷臉可通過實名認證安檢通道。
手機注冊涉及收集乘客的隱私資料,廣州地鐵稱“對此非常慎重”。目前,智慧安檢的APP注冊功能已經(jīng)完成了安全測試。同時,公安部門已授權廣州地鐵獲取乘客身份信息開展智慧安檢工作,廣州地鐵為此也專門在數(shù)據(jù)中心建設了智慧安檢云平臺。
據(jù)有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安檢”功能由乘客自愿開通,收集的相關資料僅限于智慧安檢使用,其他合作商不留存相關信息。
歡迎市民體驗提意見
廣州地鐵表示,新型技術的試點可為無感安檢新模式的研究積累經(jīng)驗,對于探索符合未來發(fā)展需求的智慧型城市出行服務系統(tǒng)具有重要的意義,歡迎廣大乘客積極嘗試使用。廣大乘客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就新型安檢試點體驗提出意見和建議。
1.撥打服務熱線96891;
2.發(f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3.來信至廣州市海珠區(qū)新港東路1238號萬勝廣場A塔;
4.廣州地鐵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
1秒“認出你”
輕松防盜刷
24日,“2018中國(廣州)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戰(zhàn)略國際研討會暨高峰論壇”的“智慧城市”專題論壇舉行,廣電運通、華為、浪潮、神州數(shù)碼等領軍企業(yè)代表圍繞“智慧城市”議題,展開具有建設性的深度探討,助力智慧城市的發(fā)展建設,共同展望AI產(chǎn)業(yè)未來發(fā)展前景。當日廣電運通舉行了廣電智能安全研究院揭牌儀式。
雙目攝像頭、人證核驗終端等多項先進技術的演示讓人眼前一亮。
刷臉免費領水在展區(qū)現(xiàn)場受到青睞。記者在自動售賣機注冊完會員后,在售賣機上選擇想要的品種,只需要點擊“人臉識別支付”,售賣機一秒就識別完畢,將水送出。隨著這些智慧應用落地,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jīng)呼之欲出。
“這套系統(tǒng)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十分有效的保障交易的安全?!睋?jù)廣電運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套人證核驗終端系統(tǒng),包含人臉檢測、人臉分析、人臉防攻擊測試多項功能。雙目攝像頭采用可見光和近紅外兩種光譜進行成像,將會根據(jù)在不同光譜下的特征對比等來判斷當前人像是否為有效的活體。
目前,廣電運通的活體檢測技術,可在1秒內(nèi)完成結果判定,針對視頻攻擊的拒絕率為99.9%以上,針對照片攻擊和面積攻擊的拒絕率均超過99.9%。這種應用了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技術,可廣泛應用于金融、交通、安防、便民等場景,實現(xiàn)了刷臉過閘,甚至刷臉取款、刷臉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