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那么大 帶你去看看
10月7日下午,由廣州市科技局、羊城晚報社、廣東科學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第89講在廣州正佳廣場正佳大劇院舉行。本期大講堂邀請了清華大學通識講座教授、原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作“邁向太空-工作和休閑在地球之外”主題演講,活動采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辦,吸引近7萬人觀看。
一個關于太空歷程發(fā)展的故事,一張?zhí)针娞莸恼掌瑢O維新教授的演講開場白牽引著大家穿越古今并和高科技接軌。人類進出太空的科技日新月異,孫教授表示,以后進入太空,不需要搭乘飛船,也許進入電梯按個1836層就可以帶你進入太空,一種叫做“納米碳管”的新材料制作的電梯纜繩,會推動太空科技快速往前發(fā)展。這種納米碳管里面有很多細絲,構成超級纖維,可以做人工超級肌肉,軟度超過了塑膠、結實超過了鋼鐵。這樣的新材料出現(xiàn),未來有太空電梯在月臺上出發(fā),不需要制造污染,就可以進入太空了。會上,孫教授還用自己以前在美國的工作經(jīng)歷,跟觀眾分享了“航天飛機發(fā)射前往太空時的壯觀景象”的見聞。
嘉賓演講
為什么人類要進入太空呢?孫維新教授介紹,首先是好奇心,自古至今,每個人走到星空下面,都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有朝一日,我能不能和星星、月亮、太陽同游?其次是實現(xiàn)去小行星采礦,太空觀光、實業(yè)開礦和清除垃圾,這將是未來太空事業(yè)的三大方向。此外,孫教授認為在未來太空觀光是大家都可以嘗試的東西,可以觀賞太空旖旎的風光,同時還可以體驗失重的狀態(tài),還有就是近年來中國的空間發(fā)展速度非???,尤其是年輕的小朋友將來可以把這個當做一個很有趣的事業(yè)。
最后,孫維新教授告訴觀眾,探究式學習不是傳統(tǒng)的直接告訴大家問題答案,而是通過試驗幫大家找出答案,科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眼見為實。
活動現(xiàn)場